1930年3月,中共永泰县委会和永泰第一个党支部成立,名为太原小学党支部。之后,迅速建立了第一支人民武装——中国工农红军永泰游击队(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中游击第一支队),
地下党在永泰的游击队战事:
民国24年(1935年)5月,中央红军第五次“反围剿”失利,红军主力退出江西根据地,闽赣省委、省苏维埃随省军区被迫撤离宁化根据地,部队几经周折,克服重重困难与险阻,摆脱了国民党围攻追击,到达德化、仙游、永泰三县交界的戴云山区,部队从德化水口途经永泰洑口,上了紫山,由于司令员宋清泉、参谋长徐江汉、政治部主任彭祜等叛变,率部投降仙游民军王之纲,又带领仙游、德化民团“围剿”省属机关干部和伤病员。在激战中,省属机关干部被打死、打伤和被抓30多人,省委书记钟循仁和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带领10多人向永泰方向突围,又遭敌阻击,杨道明、钟循仁两人人地生疏,语言不通,被迫至永泰闇亭寺为僧。
同年10月初,闽中游击队80人,在永泰二都东山寨被国民党1个营的正规军和1个连的保安队包围,双方激战4个小时,游击队另派力量抄敌后路,两面夹攻,歼敌30多人,敌方败退塘前。
民国25年9月15日,闽中游击队包围了驻永泰蕉坪的保安队,通过政治攻势,迫使保安一分队投降,缴获长枪20多支,并收编了“土匪”王开元、王开发等人。
民国31年3月,国民党省保安队以1个团兵力,向永泰游击区大举进攻,大肆捕杀群众,永泰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,被迫停止活动。
民国33年2月29日,中共闽中特委负责人黄国璋、蔡文焕带领郭永星、陈水仙等13名游击队骨干,从永泰清溪出发,出敌不备,奇袭了国民党涵江交通银行,缴获“国币”400多万元,黄金20多两。
民国34年4月,中共闽中地下党领导人饶云山,率领游击队20多人,于六角坑渡口过渡时与把守渡口的县保安分队相遇激战,击毙敌分队长1人,游击队阵亡1人。
民国35年1月28日,闽中游击队领导黄国璋、林汝南、叶良运率领任国胜、何永正、施章干、罗知光、林国金等人,从兔耳山出发,在莆田江口上林亭截击运钞票的敌人,缴获“国币”3500万元,在双方激战中,叶良运、何永正不幸壮烈牺牲。
民国38年2月,吴盛端带领的闽(清)永(泰)游击队,在永泰官村乡与国民党刘汝明部队激战,迫使60多名敌人全部缴械。
4月5日,永(泰)德(化)仙(游)游击队由毛票、毛才、毛美娇、杨宝树(后叛变)率领40余名游击队员,从德化毛厝出发,半夜到达洑口后,凌晨1时左右,由杨万谅等4人翻墙进入乡公所,鸣枪3响,打开大门,缴获盖洑乡公所****10支,手枪1支,并抓获参议员蔡开盛,带到毛厝令其写信给其弟蔡开泉(盖洑乡长),限3日内将分散的枪支送交游击队驻地毛厝。7日蔡开泉即派遣所丁挑来12支****和1支手枪,交给游击队。
4月3日梧桐游击队100多人,分兵3路进攻国民党梧桐乡政府。乡长林善昭带领30多名自卫队员驻守炮楼负隅顽抗,游击队准备火烧炮楼,林善昭投降,交出长短枪17支。
5月21日,毛票带领永德仙游击队,里应外合攻打永泰嵩口镇,缴获长短枪46支,电话总机一部,并开仓分粮赈济百姓。
7月中旬,游击队为了迎接人民解放军南下,在永泰大洋开展征粮工作。县保安队分队长徐金发带领一个分队,驻扎在大洋尤墘蔡石如土堡内,企图破坏支前工作。为了扫清障碍,由吴盛端带领闽(清)永(泰)游击队、大洋游击队,高飞带领闽中游击第六中队联合包围了土堡,徐金发负隅顽抗,双方激战3昼夜。县保安队队长徐国材闻讯后亲自带领县保安队100多人赶来增援,妄图包围游击队。住在安平寨的祝增华、饶云山等几位领导闻讯,即派高明山带领平潭游击队(即第六中队)打外围,阻击徐国材增援部队,同时对徐金发发动政治攻势,派前线指挥员吴炳熙,亲自到土堡前与徐金发谈判,宣传优待俘虏政策,并把外围阻击战的枪声说成解放军主力部队已到,给徐金发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,徐金发被迫缴械投降,共缴获短枪2支、轻机枪1挺、****20支、手榴弹80多枚。
徐金发投降后,游击队集中兵力向徐国材发起进攻,战斗又进行两天两夜。徐国材见大势已去,仓惶逃命,游击队紧接着成立了大洋乡人民政府。
7月,吴盛端带领的闽永游击队,在雁门动员国民党残兵1个炮兵连51人携带轻机枪4挺、冲锋枪3支、****20多支起义。
7月,国民党96军残兵1000余人,从福州撤退永泰龙门乡,游击队在洋尾寨附近打截击战,消灭敌人数名,敌败退闽清。次日,敌又窜到霞拔,被我解放军和闽中游击第四中队伏击,毙敌多人,缴获大批武器弹药,其他残敌又退往闽清,绕道向德化逃跑。